第40期

        供稿:李曼
        創意:黨委宣傳部
        文字:李曼
        圖片:北地印象工作室
        設計:北地印象工作室
        編審:黨委宣傳部

        北地印象

        行走美麗山河 探索地學奧秘

        鳥兒早早地就把北戴河的天叫亮了。夜里做夢,仿佛是30多年前,我在野外做國土資源詳査;又像是做宣傳工作時,去野外采訪地質人。一睜眼,夢像是跌入水里。

        孟大虎老師叩門,他生怕我睡過頭,耽誤了乘車。

        不到6點,早起的學生在馬路邊候著,有的邊吃早點,有的還在打哈欠,直到上車,還睡眼惺忪。裴云鵬老師提醒大家,不能一上車就呼呼大睡,要注意觀察車窗外的景象。

        北戴河地質認識實習,是北地針對地學類大一學生修完《地球科學概論》之后設立的野外實踐性課程,是北地學生首次接觸野外地質工作(俗稱“出野外”)。實習內容包括基礎理論與基礎知識、基本方法與基本技能。為此,學校設計了8條地質路線,意在增加感性認識,理論聯系實際,激發學生對地質工作的好奇心,培養興趣。

        我在北地擔任駐校作家這半年多,了解到大部分學生入校前并不了解地質工作。不少學生是抱著探尋地球奧秘的心理填報了北地,還有一些是在填報大學志愿之后,經調劑來到北地。我是“地質二代”。在地質隊生活、工作了50多年,深知野外地質工作的艱苦與寂寞。望著一個個充滿朝氣又滿臉稚氣的學生娃,我不免擔心:理想與現實往往存在巨大的差距, 被生活厚待的大學生,能受得了地質工作的披星戴月、風餐露宿嗎?

        在地勘單位,一條地質路線跑下來大概要五六天。因此,經常是天蒙蒙亮,三五個野外勘查人員就出發了,等天擦黑才回到駐地。北戴河實習,考慮到大一學生初次出野外。每天的出發時間均安排在清晨 8點之前。一般情況,午餐前可收隊,最遲收隊時間在當天下午3點之前。這與地質隊的野外勘查工作相比,行程較短,勞動強度要弱很多。同學們回到實習基地,還能吃上可口的熱飯熱菜,待休息好了之后, 再整理野外地質記錄簿(俗稱“野簿”)。

        鴿子窩公園,又稱鷹角公園,離實習基地不遠。因海蝕作用、海水侵蝕堅硬的巖石所形成的臨海懸崖上,有一巨石形似雄鷹屹立,被稱為鷹角石。鷹角石高20多米,過去常有成群的鴿子或朝暮相聚,或窩于石縫之中,因此得名“鴿子窩”。在這里,同學們可以了解北戴河地區的交通及自然地理概況;觀察海蝕地貌和現代潮間帶海洋地質作用、海洋生物、新河河口三角洲;了解溝壑、沙灘、波痕等的特征和形成過程等。

        裴老師是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博士,來北地任教之前,曾在野外地質隊工作 4年。他略帶沙啞的聲音很像作曲家徐沛東,頭戴一頂淺灰色的漁夫帽,帽檐隨意向上卷著,給人平和之感,與我們地質隊普通職工相差無幾。他說,他很喜歡和學生們在一起。剛走上講臺的時候,學生們都叫他“裴哥”,現在變成了“裴叔”,未來也很樂意成為學生們的“裴大爺”?!芭崾濉痹谡n堂上有點兒嚴厲, 今天有幾個同學沒有跟上隊伍,被他了幾句;課間的“裴叔”則很友善,他讓同學們放下書包,去海邊感悟“大雨落幽燕,白浪滔天”的偉人氣概。

        三角洲及沉淀物的特點”“波浪的形成” “羅盤的使用”“后方交會法定點”……公園里鶯聲嚦嚦,仿佛是在為裴老師的講課伴奏。他講課的時候,還伴有肢體語言,讓我感覺他是在上一堂藝術化的地質課——“沙灘地質探戈”。不少游客停下腳步,舉起手機拍照,有的好奇地湊近,聆聽裴老師繪聲繪色的講解。負責接送我們的大巴司機李師傅說,他為實習基地服務了七八年,有時也會搬個小板凳坐在一旁和同學們一起“上課”,雖然并沒有真正弄懂“巖石的構造”“巖層產狀”,卻也記住了 “背斜”“向斜”“新太古代花崗巖”等專業名詞。

        柬埔寨留學生霑志民聽得認真,記得仔細,卻皺著眉關。霑志民告訴我,他哥哥畢業于北地。受哥哥影響,他也想成為一名地質人。不過,柬埔寨的大學幾乎沒有地質專業,于是他也來到了中國。霑志民說,中國漢字太難學了,與柬埔寨的高棉文差異很大。他在東北師范大學學了一年的漢語,還是有不少專業詞語聽不懂。雖然遇到的困難特別多,但他仍希望能在中國繼續深造。

        同學們都圍攏在裴老師身邊,聚精會神地聽課。暑假的鴿子窩,游人較多,人聲嘈雜,站在外圍的志民聽不清老師說什么,十分著急。我讓他也湊到裴老師身邊,用手機把裴老師的講課內容錄下來,回實習基地再整理。

        裴老師告訴我,野外實習遇到困難,這種情況在留學生和中國學生中都不可避免。野外地質記錄簿能夠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。不少學生在第一天進行地質現象描述時,,不連貫、不準確、不專業——那是因為他們還沒有進入狀態,不可避免地存在漏描和錯描的問題。裴老師說,要弄懂弄通所有知識點,有一個消化的過程。如果課前認真預習,可以有效降低野外實踐的難度。他要求同學們務必養成出野外之前設計線路的習慣。裴老師說,不懂的問題一定要多問多琢磨,千萬不能不懂裝懂。

        北戴河屬暖溫帶、半濕潤、季風型大陸性氣候。受海洋的調節,又具有海洋型氣候特點,是國內開發最早的海濱度假區,夏無酷暑,冬無嚴寒,一年之中,日最高氣溫超過30oC的天數,平均不足10天。但是,海邊紫外線較強,還是把大家的臉曬紅了。同學們頭上的一頂頂草帽,成為夏日北戴河最耀眼的風景。他們穿著印有“中國地質大學(北京)”的亮色馬甲,特別引人注目。有游客一邊走一邊說:“這些學生將來會很了不起,中國地質大學是出總理的大學!”

        去秋子峪那天,正下雨,有點兒像南方的雨,淅淅瀝瀝。老天爺把山巒淋濕,又給它籠罩一層薄霧。這些霧氣和水面飄著的水汽繚繞在一起,恍若仙境, 讓我感覺“秋子峪”這個名字,此時更加名副其實。

        雨水順著雨披滴落在青春的臉龐上,影響同學們對點位的觀測和記錄。王建平老師連忙提醒大家不著急記錄,別把野簿打濕了,可以先把觀測點拍下來, 回實習基地再整理觀測內容。野簿是地質工作人員進行野外地質觀察、研究的真實記錄,是各類地質編錄的紙質載體,也是地質原始檔案的重要組成。因此, 既不能讓雨水淋濕野簿,更不能丟失了野簿。

        山腳下,同學們的不解和迷惑在打方位角和尋找鮞?;規r的過程中產生,王老師均耐心解答。他說, 每屆大一學生都存在這種現象。況且,不同的老師對不同知識點的解釋會有所不同。實地觀測與書本上的描述,又可能存在偏差。譬如巖層露頭,會隨著時間、天氣等因素發生改變。他說,地質學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,要多學多走多觀察。他主張對學生的要求不能太高,不能“嚇著”孩子們。潤物細無聲,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。

        1995年,王建平老師就讀于北地礦物學、巖石學、礦床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。他讀大學時,也是在北戴河實習。他說,地殼變動、海平面的升降、人類活動等,是海陸變遷的原因。其實,“滄海桑田”指的就是海陸變遷。2001年博士畢業后留校任教。2015年,王老師不僅在周口店帶實習生,還要完成科研項目。王老師說,有些實習內容與他的本專業有交集,有的關聯不大。開始時,他也不明白什么是“沉積相”,什么是“海洋生物的分布規律”,于是,他繼續向高金漢、羅照華等地質學前輩學習請教,廣泛查資料。王老師說,他非常喜歡保持一種不斷學習的狀態。為了掌握實習區的主要地質內容、地質體特征等等,實習隊長趙國春老師每年都組織實習老師來北戴河備課。出隊前,他們要把所有路線跑上兩遍。不僅如此,為增強大一學生對地質知識的理解、記憶,王老師還將北戴河8條實習線路編成了打油詩。雖然我并非專業地質人員,接連跟著跑了6條路線之后,我也記住了 “逢溝必斷(斷層)” “小巖體成大礦” “褶皺找到轉折端,礦的產量翻一番” “一級階地種莊稼,二級階地住人家”。

        中國地質大學(北京)是“雙一流”大學,這些學生均高考成績優異。2021年,有不少同學參加了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“慶祝中國共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”活動,土地整治專業學生邢佳誠就是其中的一員。邢佳誠是參加我創意寫作課的學生,雖然身材瘦弱,卻是“小身材,大想法”。他在社交平臺上寫下這樣一段話:“行動總要自由,心情喜歡輕松,思想或許迷惑,內心卻有歸處?!北贝骱訉嵙暤念^兩天, 瘦弱的邢佳誠累得手臂都抬不起了,野外實習報告仍然書寫工整、清晰。在秋子峪,佳誠和同學們一道在雨中把廢棄的電線高高舉起,讓大家順利通過。他拾得一塊方解石,用路邊泥洼中的雨水把方解石上的泥土洗凈,走到我面前說:“老師,送給您!”我收下了青春的饋贈。

        雨還在下,走向河灘的路崎嶇、泥濘,稍不留神,就可能滑倒。同學們你牽著我,我拉著你,恍若一只只美麗的花蝴蝶在山谷翩躚。此情此景,太契合 《勘探隊之歌》了:“是那山谷的風,吹動了我們的紅旗,是那狂暴的雨,洗刷了我們的帳篷。我們有火焰般的熱情,戰勝了一切疲勞和寒冷……”

        節選自《地球印記》李曼 第一、二節《出野外》


       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2020|亚洲av熟女国产一区二区三区|这里只有久久精品视频|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桃花 zzijzzij亚洲日本少妇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|日韩精品无码免费视频|国产精品制服一区二区|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亚洲日本久久久久久久久|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|久久亚洲欧美日本精品品|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